“福建是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至今已有1000年的茶文化歷史,這讓我對綠水青山的福建充滿了向往。”美國天普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桑國亞對“福茶”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曾到訪福鼎參觀考察白茶的種植和制作。聽說2022年第三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在“中國白茶之鄉”福鼎市舉辦,他特地發來祝賀視頻。論壇在舉辦前就受到海內外的密切關注,海外嘉賓紛紛發來自己錄制的祝賀VCR,為論壇送上寄語。論壇開幕式上播放了這些VCR。
“福茶”香萬里 一“白”俊天下
第三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贏得喝彩
東南網7月5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杜青)
駐華使節、國際友人參觀赤溪村。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國際友人參觀太姥山,了解茶文化。 福建日報記者 吳鵬 攝
在福建日報全媒體演播廳,東南網主持人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謝樹淵 攝
6月27日—29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精彩紛呈,省市相關領導、駐華使節、在閩國際友人、在閩華僑華人、海內外茶界專家學者、茶商茶企代表等200余位海內外嘉賓齊聚一堂,共襄盛舉。論壇由福建日報社、寧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東南網、福鼎市委、福鼎市政府承辦。論壇的舉辦得到了省委宣傳部、省農業農村廳、省文旅廳、省僑聯和寧德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并得到省外辦和其他相關機構的支持?;顒硬捎镁€上與線下相結合、國內與國外互動、中英雙語同步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行,論壇還在日本東京設立分會場。此次活動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東南網通過直播、圖文和視頻等融媒體形式,對論壇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中央、省、市主流媒體聚集論壇,紛紛以不同視角刊發精彩報道,并在海外媒體和社交平臺上進行傳播,海內外反響熱烈,為進一步講好福建故事,將“福茶”推向世界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游覽山海福地
點贊福鼎白茶“味道”
6月末,福鼎的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陽光格外明媚,山上茶壟連綿起伏,受邀參加論壇的駐華使節和國際友人在這里感受山清水秀、層林疊翠,探尋白茶的文化故事和動人傳說。
講解員陳清耀介紹,相傳太姥娘娘是種茶、制茶的始祖,太姥山脈因“太姥娘娘”的故事而得名。“現今福鼎太姥山還留有相傳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樹綠雪芽古茶樹、太姥娘娘發現綠雪芽的山洞和澆灌綠雪芽的丹井。”陳清耀繪聲繪色地向嘉賓說道。
在山間的樹蔭下,嘉賓們品嘗到了原生態的優質白茶。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帕利塔·科霍納不由地發出感慨:太姥山太美了,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很喜歡走到這林間小道的感覺。“福鼎白茶的口感非常柔軟,喝完之后整個人很放松。”帕利塔·科霍納豎起大拇指給白茶點贊。福建農林大學一位來自阿富汗的留學生李富貴(中文名)說,白茶帶有清香味、口感綿柔順滑,后面還會感到甘甜,喝起來非常舒服。
在太姥山鎮方家山村的綠雪芽白茶莊園里,嘉賓們參觀了白茶生產車間,了解白茶傳統和現代化的生產加工方式,聽企業工作人員介紹白茶的歷史和品飲知識。來自英國的留學生山飛(中文名)表示,在參觀中了解到了白茶的發酵過程,學到了白茶品茶方式,感受到了白茶豐厚的文化底蘊。
福建農林大學的另一位留學生來恩(中文名)來自津巴布韋,他在中國學習了6年。他說自己過去從來沒喝過白茶,味道比較甜。“回去一定要帶一些白茶給同學們分享品嘗。”
在太姥山西南麓的“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10多名身穿畬族服飾的畬家婦女站成一排,用一曲畬歌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該村原黨總支書記杜家住講述了茶產業助力當地脫貧攻堅的故事。來自巴基斯坦的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博士生愛福(中文名)已在福建學習7年,他的中文名很特別。“我愛福建。”他解釋道,福建是一個有福的地方。參觀中,他聽到了茶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看到當地利用周邊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茶產業發展旅游。論壇舉辦期間,愛福還在朋友圈和微視頻分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悟。“第一次來體驗福鼎白茶,感覺挺好的,福鼎老白茶經過多年的陳化,內含物、香氣和口感更為豐富。”他在社交平臺上留言,說很高興在論壇上認識了不同國家的朋友,謝謝福鼎朋友們的熱情和照顧。
海外宣傳員搭“橋”
為“福茶”出海助力
在論壇會場外,主辦方精心設置了“福茶”文化展示和品鑒區,海內外嘉賓和福建的茶商茶企互動交流,攜手共謀發展。福鼎馥廣生生態茶園基地負責人林建波和阿根廷阿中體育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念彬坐在一起商談合作事宜。
論壇現場舉行的“福”文化及“福茶”海外宣傳員聘請儀式上,共有8位人士受聘,在阿根廷闖蕩了20多年的念彬就是其中一位。他提到:“茶葉基地可以由海外華僑社團進行認購,公司只作為‘管家’,負責生產管理即可,產品由海外社團進行包裝,制成饋贈茶禮等。”作為阿根廷華人超市公會常務副主席,念彬建議:“可以把福建人在阿根廷開的1萬多家超市作為‘福茶’文化推廣的平臺,在超市內設專柜銷售福茶,把茶文化和茶故事的視頻翻譯成西班牙語或打上字幕,在店內的廣告顯示屏幕上播放,不定期做一些茶藝表演,組織當地居民來品茶。這樣更接地氣。”
“感謝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為助力福鼎白茶、茶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溝通渠道。”林建波表示,“這種合作模式,對于我們中小型企業來說,尤其值得嘗試。”
西班牙茶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先金是第一次參加論壇。他說:“目前雖然茶文化交流協會不以售茶為主要目的,但是可以引進白茶作為茶禮贈送給外國友人,我們也會與福鼎茶企建立合作關系,幫助他們推廣白茶文化。”
意大利Ru Project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孔令鷴在海外生活十多年,她說,僑胞們推廣茶文化的熱情很高,樂于成為“福茶”文化的傳播者和代言人,愿意以茶為媒、以茶會友,向海外講好福建茶文化、福建茶故事。
泰中福建安溪總商會監事長王少杰介紹,他們商會將于8月中旬在泰國曼谷舉行“曼谷若欣茶堂開業慶典”“‘福茶驛站’落戶曼谷揭牌儀式暨全球首屆鐵觀音元宇宙大會”系列活動。“這次福鼎之行,很有借鑒意義。”
福鼎當地多家茶企還與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華僑華人代表簽訂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茶文化的對外交流與融合。
“報網端微”聯動
立體展現論壇盛況
福建日報社發揮“報網端微”聯動傳播優勢,制作了圖文、短視頻、H5、圖解、直播等一系列的融媒體產品,多點發力、立體傳播,報道茶文化論壇的盛況。論壇通過福建日報全媒體和東南網媒體矩陣進行全球視頻直播?;顒又辈ユ溄臃职l至央視頻、環球時報、東南網、新福建、觸電新聞、新黃河、起點新聞、看度、原點新聞、今視頻、絲路長安、抖音、微信視頻號、咪咕視頻、快手、斗魚、yy、搜狐視頻等28個媒體平臺。此外,系列活動“2022·海絲茶文化論壇|虎年福鼎獻白茶原創大型音舞詩畫”直播鏈接共分發至9個媒體平臺,兩場直播總點擊量超2000萬。
本屆論壇,東南網派出了陣容強大的報道團隊深入會場,全景展現論壇開幕式、主旨論壇,以及文藝演出、茶葉品鑒、新書發布等各項活動。共發布20多篇的原創圖文稿件,被中國僑網、中國新聞網、海峽網、閩南網、臺海網、福鼎新聞網、新浪、騰訊、網易等轉載。
論壇舉辦期間,東南網策劃了形式多樣、形態新穎、吸引力強、適合網絡傳播的新媒體產品。論壇開幕前,聚焦本屆論壇的舉辦地福鼎,推出原創微信《為何偏偏是福鼎?!》,稿件從福鼎白茶歷史、制茶技藝、福鼎城市榮譽等方面盤點。開幕當天,東南網精心策劃打磨,微信頭條推出svg原創漫畫《福建,好喜歡你的“茶里茶氣”!》,通過svg方式展現手繪插畫海報,講述福建“茶中之王”爭奪戰的趣聞。
此外,申請了#海絲茶道 福茶飄香#新浪微博話題主持人,聯合閩南網、海峽網等多家媒體滾動發布第三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最新動態,引發眾多網友的點贊評論,閱讀量近40萬。東南網新媒體端共發布超70條相關稿件,總閱讀量超85萬。
論壇現場,記者以個人vlog體驗形式制作系列短視頻,通過展現論壇現場的盛況讓大家更好地認識中國茶的歷史與文化,尤其對閩茶的印象。論壇會場之外,設置了福建日報全媒體演播廳,邀請了駐華使節、外國友人、華僑華人、茶企茶商代表等和主持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就“福茶”推廣、三茶統籌、茶制作技藝傳承、品嘗白茶的感受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多家媒體報道轉發
海外反響熱烈
論壇吸引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環球時報、中國日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閩東日報等中央、省市媒體參與報道,其中環球時報和中國日報采用英文進行報道,中國日報也在臉書和推特進行傳播。此外,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阿根廷、斯里蘭卡等10多家華文媒體及英文媒體進行活動報道、轉發及推宣。
論壇共邀請20余個國家的華人華僑參加。他們紛紛表示會積極向所在國宣傳“福茶”和“福茶”文化。來自40多個國家的在閩國際友人也紛紛在自己的社交平臺臉書、Instragram、推特等分享論壇活動的點滴,傳播共計60多條。其中,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帕利塔·科霍納在論壇上記錄了開幕啟動儀式、主旨論壇、海外宣傳員聘請儀式等精彩畫面,在茶葉品鑒區品嘗了福建各地的茶,還和多名茶商茶企代表合影,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把照片放在海外社交平臺上,向自己國家的人民分享自己在論壇上的所見所聞和喜悅,同時傳遞了當地人民對論壇的衷心祝愿。國際友人表示,非常高興通過這次活動學習中國福建的茶文化,希望將更多的“福茶”文化傳播到自己的所在國,讓所在國的民眾了解福建,感悟中國。
今年是中日邦交50周年,本次論壇借助這一契機,突破地域限制,在中國福建福鼎市設立主會場的同時,策劃了日本東京分會場。論壇開幕式上,福鼎主會場現場直播連線東京分會場嘉賓,以主持人串講的形式進行。此次東京分會場主持人由東南網日本站站長劉丹蕻擔任,同時還邀請到了日本茶文化愛好者佐佐木真弓女士現場講述喝福鼎白茶的感受和中日兩國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日本分會場還安排了在日華僑華人進行視頻連線,與福鼎現場嘉賓互動分享,積極講好中日茶文化交流故事,講述“福茶”和“福茶”文化故事,發揮茶文化在中外民間交流的媒介作用,向世界展示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中國森林食品網
京ICP備05067984號-32
基于E-file技術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