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韶關市湞江區犁市鎮梅村林場的廣東友豐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豐公司”)種植基地,空氣中彌漫著一陣陣清香,在綿延起伏的山巒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油茶林,一顆顆如鵪鶉蛋大小的油茶果,在雨滴的浸潤下,顯得晶瑩又飽滿。
這種看似普通的油茶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榨出的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目前已成為我國高端植物油的重要原材料。
近年來,國家對油茶產業愈發重視,將其定位為保障國家油料戰略安全和促進鄉村振興的重點產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支持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油茶林。
廣東氣候、土壤等條件均適宜油茶種植,全省計劃在“十四五”期末,在目前種植面積約263萬畝的基礎上再增100萬畝。接下來,廣東將以實施油茶質量提升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推進油茶產業規?;l展,進一步打造油茶產業品牌,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片油茶林 開啟致富路
近日,陳俊強從河源市東源縣船塘鎮三河村委會驅車,來到屋頭坑村小組的油茶嶺,14年前種下的油茶樹,如今已是碩果累累。“今年油茶果長勢良好,是豐收之年。”看著眼前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陳俊強喜上眉梢。
年輪撥轉到2008年,陳俊強夫妻在屋頭坑這片山嶺嘗試過多種種養方式:養山羊、栽水晶梨、種板栗……一輪對比之下,陳俊強認為油茶“最靠譜”。“油茶管理沒那么難,而且產量相對穩定,也不愁賣。”陳俊強說。
從最初的野生油茶開始嘗試,陳俊強自己育苗、持續補種,油茶種植面積逐年增長,目前已有400多畝,年產油茶果30多噸,年收入可達25萬—30萬元,產量和收入較為穩定。“我們還帶動三河村10多戶村民就業,他們人均月收入達到3500元—4000元。”陳俊強說。
從河源到韶關,又是另一番景象:連片的油茶林、精致的油茶故事館、現代化的油茶觀光工廠……漫步于友豐公司,仿佛置身于一座天然的公園。“游客在這里可親近大自然,體驗油茶采摘、加工等農耕文化。”友豐公司總經理張玉龍說,近年來,公司發掘了新的盈利點——以油茶為主題,集油茶種植、加工、農旅為一體的休閑農業產業模式。
2021年,公司收獲油茶鮮果5020噸,生產茶油251噸,產值達8433.6萬元,“我們將深入推進油茶產業三產融合發展,今后每年預計至少吸引10萬人次參觀,并幫助當地農民增收,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張玉龍描述著發展愿景。
廣東省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油茶種植面積約263萬畝,油茶籽產量超過22萬噸,總產值超過46億元,形成了以河源、梅州、韶關、清遠等市為重點油茶發展區,茂名、肇慶、云浮、惠州、揭陽等市為積極發展區的產業布局。
資金加技術 破解大難題
油茶果是一顆“致富果”,但很多人望而卻步,這是為何?
首要因素是油茶產業投資大、回報周期長。三年開花,五年結果,第八年才開始進入盛果期,這個特點決定了油茶種植周期長、持續投入大,一般農戶難以承受。
廣墾糧油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陳明世算了一筆賬,在市場行情比較好的時候,從種植第一年算起,累計投入和產出要12年才能實現平衡。
“從茶籽到茶油,需要36道工藝。”張玉龍說,油茶加工工序繁多,投入較大。此外,長期以來,油茶果的采摘完全依靠人工,“請人難,工費高”也是油茶產業的痛點。
“每年霜降前后采茶籽時,我們公司每天需要雇四五百人上山,漫山遍野都是采茶果的工人,一年采摘成本就要幾百萬元。”張玉龍說,11年來,公司種植總投入1.3億元,其中勞動力成本就占了三分之一。
如何破局?種植補助和財政支持顯得尤為關鍵。
2018年以來,廣東大力推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每個產業園省級財政補助資金5000萬元,直接撥付至各實施主體。
友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作為2019年第二批廣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湞江區油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牽頭主體,公司獲得產業園一筆補助資金,并以此撬動了更多資金投入。
“加大財政補助力度,改變現有項目補助形式。”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應中認為,要破解油茶投資周期過長的難題,要在種、管、收多個環節進行補助,而對新造林或低效林的改造,應連續補貼3年以上。
提高知名度 提升附加值
毋庸置疑,油茶產業潛力巨大,但如何高效開發利用仍存在諸多難題。
目前,市場對茶油缺乏足夠的認知,如在各大購物平臺以“茶油”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出現的品類寥寥無幾。“這說明,人們對茶油的關注度不太夠!”陳明世說。
如何改變?在陳明世看來,當務之急是讓消費者認識茶油、認同茶油,這需要有關部門進行長期的、大量的公益宣傳。
河源市油茶協會會長張金輝把精力聚焦于油茶的精深加工。她說,河源市現有油茶精加工企業6家,共開發出以油茶為特色的日用品、營養配方油、化妝品等10多種延伸產品,油茶籽初始價值與終端產品價值比可達1∶20,在提升附加值的同時,也進一步打響了油茶的品牌。
友豐公司則另辟蹊徑——發展油茶休閑旅游。2020年,該公司對茶油加工廠房進行了升級改造,建設成油茶觀光工廠,把標準化加工廠房升級改造成現代化無塵的、可視化的生產車間,既可以滿足生產加工,又可以供游客參觀,實現農業、工業和旅游業等融合發展。
“一二三產融合,是油茶產業發展的一條好出路。”河源市龍川縣綠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銘輝對此亦有體會,2020年公司打造的五色茶嶺景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如今,景區方圓幾千畝的油茶林蔚為壯觀,也為該公司增加了收入。
有數據顯示,全球90%的油茶樹生長在中國南方丘陵地區。從產量來看,全球茶籽油的產量超過九成集中在中國。盡管面臨一些制約因素,但從長期來看,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油茶的發展前景。“雖然前期投入時間長,但油茶有80—100年的收益期,可以說是一次種植、長期受益。”張玉龍說。
按照中央部署,未來我國將持續推進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油茶林。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力爭超過9000萬畝,茶油產量達到200萬噸,茶油占國內食用油消費的比例由2%提高到5%左右,成為增強國內食用油生產保障能力、豐富食用油品種的重要支撐。
當前,隨著我國對油料戰略安全的高度重視,廣東油茶產業發展正迎來重大機遇,其蘊含的巨大能量將會迸發出來。
出品:廣東鄉村振興智庫(黃進)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中國森林食品網
京ICP備05067984號-32
基于E-file技術構建